打开湖南省地图,酷似一张人头像,我的家乡新宁县就在那头像的咽喉处,因处越城岭西麓与雪峰山山脉交汇处,素有“三湘锁钥”之称,是两粤通往湖南省腹地的交通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物华天宝,风光旖旎。传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余下一块遗石掷于此处,此石经时光的洗礼,岁月的打磨演变而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丹霞山。舜帝南巡见此地山色秀美,灵气缭绕,独创了一个“崀”字,赐给此山,“崀”者,山之良也。天下名山不计其数,由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之一,也是“三皇五帝”之一的人物命名的名山,唯崀山独享此殊荣。
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新宁为湘军发轫之地,湘军始于江忠源的楚勇,江忠源是湘军事业的开创者之一,被称为“湘军鼻祖”,1854年战死于安徽庐州(今合肥)。成于曾国藩统领的湘军,其建制,管理体系沿袭江忠源制定的旧制。终于湘军的最后统帅,新宁人刘坤一。家乡民间盛传,如果江忠源晚死十年,湘军的统帅就不会是曾国藩了。晚清短短几十年时间,新宁县出了四品以上的文官武将达241人,二品以上的封疆大吏20多人,涌现出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察史、安徽巡抚兼提督,追赠总督江忠源,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兵部尚书、直隶总督刘长佑等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这里文化底蕴厚重,有4500年的人类文明史,有古老而又神秘的“土蛮文化”,气吞云梦,生生不息。这里浸染巫风傩韵,沐浴唐风宋雨,飘香翰墨丹青,有与岳麓书院同时代的石室书院。湘军名满天下,滥觞当属楚勇,楚勇文化中独特、火辣的血性迸发出的“霸蛮”精、气、神是湖湘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源。这里有以一大批晚清重臣的祠堂和墓葬为代表的宗祠文化。有夫彝侯国古城、白沙老街、三渡水牌楼、西坊村古民居等古城、古街、古村等古建筑文化,浑厚绵长。有八角寨“云台寺”,紫霞洞“紫霞宫”和“玉泉寺”等古寺古刹为代表的宗教文化。
这里有以红军长征经过的老三界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有以八峒瑶乡的跳鼓坛,岩鹰拳,傩戏,山歌,祁剧,丝弦为代表的地域文化。这里杂居着20多个民族,有独特多样的风土人情,尤以瑶族的“庆古堂、祭瑶王、接四姑娘”为盛,有乌饭节,大小端午节,采茶灯等习俗。
我是土生土长的新宁人,在古城区西门吊井边的昇平街长大,青石板的老街、古巷、木板房承载着我儿时的记忆,我深深的热爱着这片土地。随着崀山申世遗的成功,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县城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漂泊异乡的我每次回家都要去崀山、夫夷江畔、古城走走看看,我为家乡的发展而喜悦,也为古城的破坏而扼腕长叹,为“道南一脉”的文化如何给崀山这张好看的皮囊赋魂而期盼。戊戌孟春,贤达商度,重启书院,旨在挖掘、传承“道南一脉”之文化,丰盈县域旅游之灵魂,我倍感欣慰。三年来,我回家乡20多次,多次造访金城书院,每次都因假期错过,为不能一睹为快而怅然。
辛丑清明,回家挂青,寒食之日,遵乡俗不能扫墓,除了中、晚餐与老同学们团聚,把酒言欢,共述离愁外,闲暇于家,遂与胞弟刘小地二人从南门出发,过西门至北门,与同窗好友刘中秋一道去观光金城书院。
金城书院坐落在北门尖子上的夫夷江畔,两檐式的仿古牌楼正中上悬“放生阁”,下悬“金城书院”匾额,过通道左为金城书院,右为放生阁,二者比肩临江而立,相映成辉。金城书院是一所与民居交杂,坐东朝西而独立的四合小院,低矮的平房并不起眼,但书院门前门柱上由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吕可夫所题,新宁县原政协副主席、湘南武术馆馆长、“岩鹰拳”王刘烈红书写的楹联“岳麓居前有材唯楚,崀山继后为盛于斯”,显得大气而自信。进门是大堂,上悬新宁本土作家、第四届叶圣陶文学奖得主周晓波先生为新宁旅游“赋魂”之作“道南一脉”匾额。何谓“道南一脉”?当从“道南正脉”的岳麓书院说起,岳麓书院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创建于北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宋真宗祥符八年(1015),真宗召见以品学称著的山长周式,赐名为岳麓书院,并颁书赐额“潇湘洙泗”,书院之名始闻名天下。“洙泗”是山东省境内的二条河流,洙水在曲阜之北,泗水在曲阜之南,洙泗之间是孔子聚徒讲学之所,后世以“洙泗”代称孔孟儒家文化。至宋代,儒家学者以“理”或“道”为哲学,传承儒学,理学又称道学成为宋元明时期儒家思想学说的通称,其创始人是周敦颐、朱熹等北宋五子,他们的思想学说逐步被定为官方思想学说。1127年宋室南迁,道学南移,又分出二线,一线为“湖湘学派”,另一线称为“道南学派”如“闽学”。新宁的文脉应属“湖湘学派”,讲究经世之学。二线既有联系都是传承儒学,又有一定的区别,何为主脉?争论不休。清乾隆皇帝想了一个办法平息了这场旷世之争,他将“湖湘学派”定为道南正脉,以后再无“湖湘学派”与“道南学派”之争。“道南正脉”是清乾隆八年(1743年),清廷为表彰岳麓书院传播理学的功绩而颁赐乾隆帝御书的匾额。“道南一脉”,脉承岳麓,金城书院是岳麓书院的一支余脉,“道南一脉”与“道南正脉”同出一脉,文脉源于孔孟儒学,根深而厚重。大堂墙上正中装裱着金城书院副院长张才山先生《题金城书院赋》,词藻富丽,文采飞扬;韵律曼妙,工整和谐;长短有致,骈偶工切;援古证今,手法老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介绍了金城书院的前世今生。其结尾语:“书院在,文化之根不朽;文化在,思想之泉不涸。”,读之陪感“扬书院文化,建书香新宁”任重而道远,光荣而神圣。大堂圆柱上有两副对联,前联云:“与岳麓齐肩,莫道才山小;让金城耀眼,重温书院香。”后联曰:“道行内外圣贤助我担风雨,学贯中西水月洗心蔚乾坤。”代表新宁文人的心声。左侧是会客厅,为书斋式的茶室,室内正中书“书院乃精神家园”,旁联为李福信撰写的对联:“放生阁前还宿愿,书院楼上诵新篇”。在此可与文友们或品茗聊天,或倾心交谈,或挥毫泼墨。边上至后院是一排厢房。大堂右前为餐厅,里面有厨房,可小酌怡情。后为琴房,可赏那清和妙雅的天籁之声。
书院后为一个带天井的小院,左为厢房,右为新华书店驻金城书院分馆,书架上各类书籍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小院廊道回环,墙壁上挂满宣传图片和翰墨丹青,廊柱上都挂着楹联佳作。用青砖铺设为地板的小院内摆放着花卉盆景和一对青石大水缸,缸内养着青莲,轻轻袅袅,超尘脱俗,徘徊于此,院雅兰馨,古朴恬静,书香盈袖,神清气爽。大堂后墙上宣传栏正中为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爱莲说》,旁边为金城书院简介、新宁近代名人和刘长佑的《金城书院叙》。书院为何将《爰莲说》摆到正中,自有它的道理,因为新宁人认为《爱莲说》是周敦颐在游完此处的古景“莲潭映月”后兴奋得夜不能寐而创作出来的。周敦颐与新宁渊源颇深,说起周敦颐在新宁的故事,还得从“宋三周”说起。北宋雍熙二年(985),邵州武冈紫阳乡人周仪(今新宁县马头桥镇坪山村人)中乙酉梁灏榜进士,为邵州历史上第一个考中进士的人,官至谏议大夫。周仪衣绵还乡后,在家乡创办石室书院(一说建在石室旁边,故名。一说周仪幼时入“翠岩”石室读书,遇仙翁点化后文思大进,为纪念此事而命名石室书院),又因是谏议大夫办的书院,人称谏议书院,后又以家乡地名改为紫阳书院,其六代孙周肪又将其改名为桂庄书院。周仪之子周湛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以第一名的成绩中进士,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包拯包青天是第三名。周湛为宋之能臣,为官多地,都有建树,官至右谏议大夫。周议之孙周钦后来也中了进士,因平武冈峒叛乱,以功擢武功大夫,德州刺史,后死于靖康之难。祖孙三代三进士,人称“宋三周”,名噪一时。周敦颐(1017--1073年)湖南永州道县人,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周仪之子周湛与周敦颐既是湖南同乡,又是同姓且同在朝廷为官,先后在虔州供职,周仪作为前辈乡贤,也喜办学兴教,与周敦颐可谓志同道合,令其十分敬佩。1067年,周敦颐以永州通判摄邵州事一年期间,最大的政绩也是兴教办学。据《武冈州志》记载,周敦颐在任期间曾到马头桥撰写记碑,现马头桥畔东有周氏后裔宗祠,大门对联:“桥畔残碑濂溪故里,云间古洞谏议遗风”为周敦颐所题。后前往县城设坛布道,在县诚北门犁头湾石崖(放生阁岩崖前段)上书“万古堤防”四字,并在放生阁下莲塘放舟,意犹未尽而写了传世之作《爱莲说》,新宁人为了纪念他,曾将金城书院改名为莲潭书院。
金城书院简介介绍了书院的兴衰及复兴,金城书院初名清泉书院,初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县治金城村,乾隆二十年(1755)迁建于城西南莲潭之滨,定名“莲潭书院”,嘉庆十六年(1811)更名为“文昌书院”,道光二十九年(1849)兵燹,同治八年(1869)刘长佑率邑绅于城东宝安寺“求忠书院”故址重建,且作《金城书院叙》。光绪二十七年(1901)诏令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致此,书院退出历史舞台。2018年在县人大代表议案的推动下,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意,由一批老同志负责,在崀山北大门天彩文化小镇启动金城书院重建工作。2019年12月迁到现址,县政府并将修复一新的具有千年历史的放生阁交金城书院代管和使用。中国的书院最早出现于唐朝,发展于宋代,为唐宋至明清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由私人或官方所建,是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对于文化的传承和推广起了重大的作用。江忠源、刘长佑、刘坤一等一批湘军将领就是从金城书院到岳麓书院走出来的翘楚,显示书院文化的深刻影响力。金城书院重启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文化沙龙,书画大赛,有奖征联并编辑出版《书院春秋》征联专辑等,效果显著。现录几副小院木柱和墙壁上悬挂的楹联供诸君赏析:“匀来岳麓三分秀,占得濂溪一脉清。”“石室遗风,三代一心酬社稷;濂溪馀脉,千年万里领潮流。”“书院千年不朽,三湘朗月同辉,遨游活水心方惬;金城一脉犹香,万里清风共读,远眺奇峰志自高。”“道脉南移,蔚起人文源两宋;夷江北去,勃兴楚勇冠三湘。”“几易其名,皆不改湘风楚韵;如何此地,总常添雅士高才。”“崀山润色,夷水濡毫,书有佳风源一脉;石洞闻声,翠岩遗韵,院留故事话千秋。”“脉承岳麓,滋蘭树蕙,当生彩凰双飞翼;月映莲潭,汲古溉今,能守雕龙一片心。”。这些楹联或立意高远,大气磅礴,或联语隽永,格调高雅,或用典精妙,收放自如,或涵盖古今,论述精辟,或化用名句,自然贴切,或借景相衬,气韵灵动,或联语雅切,尤见神思,或对仗工稳,互为辞格,或韵律相谐,跌宕飞扬,或形象细腻,字字着实,或平仄对立,抑扬顿挫,或平仄入韵,琅琅上口,内涵丰富,构想巧妙,动人心弦,耐人寻味。徜徉其间,如沐春风,春风风人,如望明月,明月相照。 观光金城书院必游放生阁,二者已成为一个整体。放生阁依山傍水,门开东面之阁腰,与现金城书院相对,系单檐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围合式庭院,呈长方形不对称布局,上为牌楼式封火山墙,挺拔翘角,小青瓦屋面,下为粉墙,古朴典型,面江配穹窿形栏格窗户,上六下七,西式风格。放生阁建筑中西合璧,在湘西南边陲小镇格外醒目,为旧时新宁标志性建筑。它始建于北宋年间,居夫夷水犁头湾东岸峭壁上,背靠摩柯岭,因峭壁酷似一尊雄狮蹲守,原名狮蹲阁,明代重修时因掘土得古碑刊“放生”二字,而改名为放生阁。咸丰九年(1859)毁于兵燹,同治六年(1867),光绪五年(1879)两次重修,时有放生阁,放生亭,玉皇殿,文武祠等,下临莲潭。夏秋之夜,站在古木参天,悬崖如削的绝壁上远眺,夕阳斜照,金岭如黛,崀山如霞,夷江如带,渔舟点点,青莲婆娑,炊烟袅袅,江山如画,这就是被誉为新宁古景排名第二的“放生远眺”。旧时的放生阁因前崖阻水,夫夷江至此折向东南,崖后形成一处回水湾,水面开阔,江水澄碧,江面青莲繁茂,人称“莲潭”。盛夏之夜,皓月当空,游人常喜泛舟潭中纳凉采莲,潭波如镜,香风阵阵,令人陶醉,这也就成了新宁古景之一的“莲潭映月”又称“莲潭夜月”。新宁古城北门是娱乐场所,至此不足二里路兼有两大美景,一千余年来县城里的善男信女常在此放生积德,这里便成为文人骚客吟诗赋词,饮酒遣怀的胜地。周敦颐来新宁讲学,自然会到此观赏,据清道光《新宁县志》载,北宋周敦颐曾“泛莲花于潭,以佐游觞”,故名“莲潭夜月”为澬南十景之一。光绪十三年,县城失火,祠阁尽毁。后复修。民国时期,县政府参议会设于此,内供抗日英雄牌位。1949年10月10日,县长徐君虎在此召议,宣布新宁和平起义。
进入放生阁,便被那中西合壁的建筑所吸引,三楹屋宇,东房是新修复所增加的建仿古房屋,里为古放生阁前院,中间是精巧的天井,左面一排是房屋,古式柱梁,雕刻门窗,临江开西式拱窗,推窗而望,夷水东流,雨丝风片,嫩柳翠烟尽收眼底,内外景致融为一体,“合内外之道,通天人之际”。右边是敞开式的楼台,四周由廊道连接,采光通风效果俱佳,楼台及廊道上挂着新宁历史文物的拓片、照片及画展。金城书院常在此组织文化沙龙,迎春茶话会,谜语灯会,雅集等活动,可谓新宁文人雅士心目中的兰亭梁园。置身其间,喧嚣尽断,浮尘俗世之气尽失;环视四周,风韵雅致,怡然自得之乐顿生;仰望长天,清风雅雨,翩然而至,心游万仞之意盎然;文友雅集,觞咏丝弦,吟诗作对,乘兴挥毫之态欲仙。穿过庭院,便是阁楼,左为木楼分上下二层,上开四窗,下为二窗,右为砖台,中为天井,建筑狭窄,万籁俱寂,驻足片刻,恍如隔世。经台上侧门而出,豁然开朗,旁边建有一处两檐翘角、青瓦红柱、木制的八角形仿古凉亭,不见其名,也许是在周子与放生二者之间纠结而难以取舍?亭背靠峭壁,山石崚嶒,林木葱郁,佳木参天,春花烂漫,充满“珍卉含葩而笑露,虬枝接叶而吟风”的诗意。左依楼阁,翘角飞檐,树影扶疏,相映成趣。右倚绝壁,奇石突兀,崖色似黛,薄雾如烟,巉岩垂千古,枯树绽新颜。亭阁临江,柳岸花堤,蹊径通幽,蜿蜒至底。凭栏观景,半山云影,一帘翠色;半川碧水,十里香风。水鸟出没于烟波之上,蒸岚徘徊于山谷之间。蒙蒙细雨,一帘涟漪,缠绵不断,轻吻河堤;潇潇雨歇,满江澄澈,平滑如镜,悠悠东去。目之所及,皆成美景,好一幅淡烟疏雨的水墨江南醉美画卷!让人遐思无限,浮想联翩。胞弟刘小地即兴填词一首《水龙吟//望中夷水沧茫》:“望中夷水沧茫,夫彝往日何从觅。放生阁上,金城书院,几经更易。踏径寻幽,移舟索引,残碑余迹。感宋朝五子,永州通判,爱莲说,玄灵集。万古堤防绝笔,问游踪,觞弦桡楫。道南一脉,江河千里,任由携屐。八角亭台,三楹屋宇,墨香长缢。念元公影远,危峰翘首,不妨追忆。”感怀之作,恰似我等心之忆念。
观光金城书院,精神上的收获和心情的愉悦与游览名山大川比起来亳不逊色。“书院在,文化之根不朽;文化在,思想之泉不涸。”愿金城书院秉承先贤余泽,赓续湘风楚韵,塑旅游文化之灵魂,谱“道南一脉”之新篇
来源:红网新宁站
作者:刘小厅
编辑:redcloud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wap.langshan.gov.cn/content/2021/04/20/10565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