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熊劲松:初心照亮扶贫路
2021-01-26 17:03:29 字号:

  “心中有光,便不惧路长。驻村扶贫一晃就是三年,扶贫是一项有情怀的事业,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更是我人生中重要的经历。”在接受记者采访之际,南航湖南分公司驻新宁县大塘村第一书记熊劲松深情地说道。

  熊劲松清晰地记得2018年刚到大塘村时,所看到的景象与面临的困境:村组道路崎岖坎坷,村部低矮破旧,大塘村集体经济为零,部分贫困户无所事事,贫困的壁垒急需打破,班子、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大塘村人民群众、村两委、党员组长们对南航工作队充满了期盼和信任,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熊劲松不能流露出半点疲倦和迷茫,他深知,带着大家干,精气神最重要,必须在举步维艰的困局中闯出一条出路,在迷茫中不忘初心,迎难而上。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三来,熊劲松牢记组织嘱托,在大塘村脱贫一线,积极推动南航集团“航空引领、产业带动、教育固本、关爱救助、阳光扶贫”的特色扶贫模式落地;同时,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因村施策,统筹驻村帮扶与结对帮扶,扶贫扶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传播阳光扶贫正能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党建引领,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作为驻大塘村第一书记,熊劲松高度重视抓好党建对于促进脱贫工作的重要意义,他带领大塘村党支部不断强化阵地建设,多方引资,建成380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同时,引领大塘村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发挥好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凝聚起了脱贫攻坚的巨大合力。

  驻村帮扶最为重要的是带出一帮人,大塘村才有未来。2018年以来,熊劲松带领大塘村党支部发展年轻积极分子3名,组织全村党员开展“齐心聚力建大塘”系列观摩学习活动4场,并亲自抓好了"大塘村青年电商突击队"建设,选派5名年轻党员参加培训20余场,培养出了党员致富带头人。如今,大塘“村两委”班子成员成了脱贫攻坚“领头羊”,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打造完成,大塘村党支部还被评为新宁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扶贫扶智,传播科学技术和产业思维

  在熊劲松的带领下,大塘村加大普惠性农业技术培训,组织职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10期,受训人次达到800余人次,内容涵盖种养技术、产业发展、电商物流、生活科学等上十个门类,为全村家家有产业、户户懂科学打下扎实基础。同时,全村党员组长“走出大塘取真经”,去到油溪桥等国家级先进村落进行观摩学习,帮助村民放大梦想、坚定信心;作为第一书记,熊劲松还带领村两委落实各项教育政策,在保证义务教育学生零辍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扶贫扶智,美好大塘村,未来在儿童”的教育扶贫理念。策划开展了“梦想从大塘起航”“送文艺下乡”等系列活动5场,组织空乘、飞行员志愿者队伍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多次,600余名家长、学生受益。通过开展扶贫扶智系列活动,为大塘村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窗户,也让山里人看到了希望。

  坚持航空引领,聚焦产业扶贫

  驻村以来,熊劲松积极践行南航集团“航空引领、产业带动”精准扶贫理念,把产业和就业作为帮扶重点,不断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帮助大塘村群众就地就业、增加收入;同时,围绕“高山生态”和“产业升级”八个字做文章,推动全村产业规模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市场化、推进平台化,建立了低风险、高效率、可复制、能长远的产业发展机制。

  熊劲松带领大塘村走向市场、打造品牌,成立了5家平台农业公司、合作社、一个电商平台,建成1000亩油茶林、280亩高标准脐橙园、500平方米扶贫工厂,其中,大塘农业产品达四大类20余种,销售稻谷100万斤、红薯30余万斤,生态稻米及红薯深加工制品产值达400余万元;

  同时,熊劲松指导大塘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走出新宁,在全国消费扶贫行动(东部地区)现场推进会上、湖南精准扶贫爱心年货展、湖南扶贫展示中心新宁馆以及崀山特产连锁店等,“大塘村”牌优质农副产品均有闪亮登场,销售火爆,接受住了市场的检验,受到广大消费者一致好评,还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领导的点赞。特别是今年9月份,在国家832消费扶贫平台,大塘村产品订单金额已达320多万,并创造了单日销售过200万的纪录。此外,今年7月份,大塘生态农业公司与周边几个村签订稻谷收购协议,协议约定,大塘农业向安山5个烟叶种植大村提供技术管理服务,保底收购烟稻轮种优质稻50万斤,并承揽100万斤稻谷的加工业务,从而把产业发展与消费扶贫推向又一个高度。

  完善基础设施,助推大塘蜕变

  要想富,先修路。两年多来,熊劲松带领村两委,统筹各方资金600余万元,新修16公里村道、林道,大塘村有了自己的“二环”甚至“三环”,随着道路入组进户,“晴天灰尘飞、雨天泥巴深”的历史一去不返。

  2019年,大塘村一座380平方米的现代化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拔地而起,村两委办公环境大为改善,党员有了活动场地,农产品有了展示中心,留守妇女、儿童也有了全新的家。

  如今,可覆盖1600人的自来水厂工程投入使用;投资200万的南航大塘连心桥在今年7月份建成通车,村民20多年的建桥梦想变为现实。基础设施的完善,将助推大塘村在未来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展翅腾飞。

  两年多来,在熊劲松的带领下,工作队和村两委下足“绣花功”,啃下“硬骨头”,“滴水穿石”久为功……脱贫攻坚战中,大塘村发展日新月异,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彻底打赢打好了大塘村脱贫攻坚战。

  群众的认可就是熊劲松工作的最大动力。贫困户黄大友、村民宋宛莲用最质朴的语言给予了工作队最高的评价,他们说:“村里来了南航工作队后,是一月一个样,一周一个样,一天一个样。”“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工作队做不到。”。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两年多来,熊劲松带领工作队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只争朝夕,为村里、老百姓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看到大塘村旧貌换新颜,群众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他甚感欣慰。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两年多来,熊劲松吃在村、住在村,舍小家,为大家,孩子高考不能及时陪伴,父母亲生病也只能托付给妻子照顾,有时候累到生病了就吃一把村医开的药,继续干。他做到了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努力拼搏,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脱贫攻坚接近尾声,我将秉承初心,矢志不渝,再接再厉,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崇高使命,带领大塘村乘着‘精准扶贫’的东风,昂首阔步,打好收官战,迈向新征程。”熊劲松神情笃定,在民情日记本上挥笔而就。

来源:红网新宁站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