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水寨在一渡水镇安阳村的崇山峻岭深处,毗邻东安,处新宁县东北角的边陲。和新宁境内许多以寨命名的地方如狮子寨、千秋寨、牛鼻寨、白面寨不同,飞水寨有瀑布,形同黄果树瀑布一样,地名成了瀑布的名称,叫飞水寨瀑布。如果没有作协的采风之旅,很有可能是终身不会涉足此地。这次采风成行之后,什么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庐山瀑布就统统得让位于飞水寨瀑布,尽管它们都是瀑布家族中的“大家闺秀”,而我独怜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家碧玉”。
去飞水寨看瀑布,首先要与山为伴,与险为伍。这里的山俊美奇秀,隶属越城岭山系。和许多在山高坡陡弯急的公路上开车的司机相比,我唯独佩服这次驾车的司机,他们操作娴熟,处变不惊,载着我们在布满坑坑洼洼、坎坎坷坷的半成品盘山公路上颠簸着迤逦爬行。说实话,我胆子挺大的,不过往窗外一看,那万丈深渊就在我们的车轮底下,我胆怯了,马上蜷缩起来。不过“无限风光在险峰”,看其他文友气定神闲、谈笑风生的样子,我索性伸长脖子,往窗外仰望那些忽远忽近的山峰。一座座雄伟的山峰像骏马,像骆驼,形态各异,屹立云霄。车队来到海拔一千五百余米的山巅,竣工不久的毛坯公路逢中穿过,形成一个巨大的U型凹槽。同行的蒋双捌老师把它戏谑为“穿风坳”,说是风从两边往凹槽里穿梭,呼啦作响。形象至极,我们颔首称是。他同时还把这一带连绵不断的山峰统统冠名为“青龙山”。山峰数以万计,“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难以取名,取“青龙山”一言以蔽之。“青”指山之色,“龙”指山之多。如果再揣摩蒋老师的深意,“龙”吉祥之物也。蒋老师是一渡水人,爱乡恋土之情溢于言表,赤子之心日月可鉴。文友们或拍照,或呐喊,或远眺。或许是雨后放晴的缘故,山岚四起,云海翻滚,山峰若隐若现,恰似仙境。凉风飕飕,浑身舒畅,令人心旷神怡。用“此景琼天未必有,人间仙境自无穷”来描绘此情景最是恰如其分。文友们一起拍合影时,自然地排成U字形状,与“穿风坳”形成了一种默契。
有道是“没有上坡时的艰辛,哪有下坡时的轻松。”可车队下坡时,司机没有一丁点的松懈,依然小心翼翼,缓慢前行。下面依然深不见底,感到人在车里,就像坐在吊篮里下坠一般,惶恐不安。我们问了司机好几次还有多远,他总是说快到了快到了。凭经验,凡司机说快到了应该还有一段路程,更何况是在山区,“看到屋,走得哭”是走山路的经验之谈。车队七拐八弯,终于来到地势稍开阔的地方,见到了人烟、木房子和水稻田,山坡上还有牛和羊。
车队停下来,安阳村干部和驻村扶贫第一书记郭玉平女士商量了一阵,确定哪些村干部准备做午饭,哪些人陪同前往飞水寨。陪同前往的村干部拿着砍刀和木棒,准备替我们打前站。他们贴心的举动,使得我们倍感温暖。约摸又过了三五里,来到一个叫安家冲的地方,车队停下来,文友们悉数下了车,个个精神抖擞,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继续朝目的地进发。飞水寨远离公路,还有七八里,全是山路,考验意志的时候到了。
山路很崎岖,景色也艳绝,对得起远道而来的客人,没有辜负客人们鉴赏和挑剔的眼光。放眼望去,竹海茫茫,层峦叠嶂。羊肠小道铺着层层落叶,踩上去很软和,但稍不留心,就会摔倒,山地潮湿,路滑。山谷两边怪石嶙峋,山谷中央溪流潺潺,山鸟啁啾,山风徐来,树枝摇曳,翠竹也鞠躬作揖,殷切欢迎我们远道而来。“嗨!久违了,朋友!我们只是来打搅你们片刻的寂寥。”我在心里默默地念叨。
如果说沿途的风景只是开胃小菜的话,那么飞水寨瀑布就是压轴的硬菜;抑或说沿途风景只是此次采风之旅中摇旗呐喊的配角,那么飞水寨瀑布就是正儿八经的主角了。我们跨过几道沟,翻越几道岭,下了几道坡,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像是西天取经要经历八十一难方能取得真经一样,连滚带爬,手脚并用,终于到达飞水寨,见到心驰神往的瀑布。
瀑布在飞水寨峡谷深处。一股水流从断崖豁口处坠落,汹涌澎湃,像一条巨蟒在峭壁上翻滚腾挪,又恰是银河落下九天,气势磅礴。瀑布落在巨石上,水花飞溅,水雾弥漫,声如洪钟,大有万马奔腾之势,锐不可当。下面是深潭,四周被岩石围着,宛如一口神奇巨碗,碧波荡漾,但碗中的水永远注不满。只是可惜这些岩石没了原本的灵性,大都被瀑布磨平了棱角,光滑并圆润。潭水清澈,波光粼粼,映衬着潭边斜坡草甸的倒影,连成一片,分不清哪里是潭水哪里是草甸,潭水的面积像是扩大了几倍,绿色可挹,生机蓬勃。文朋诗友兴高采烈,激情澎湃。脱鞋、挽袖、提裤、趟水,摄影,视频,一刻也不想耽搁,都想和瀑布亲密接触,都想尽快融入她如虹的气场,近距离一睹她美艳的芳容。潭水中,岩石上,大家欢呼雀跃,峡谷中荡漾起我们朗朗的笑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里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飞水寨瀑布就是那“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之一。不过他又说要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志、力和物,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只能成为空谈,甚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在古代社会,这三种条件确实是个问题。而在当今社会,这些都不是事儿。我们响应开展“全域旅游,精准扶贫”宣传的号召,积极开展采风活动,探寻风土人情,挖掘旅游资源,为促进县域经济文化发展身先士卒,此为宏伟大志。至于力和物也不在话下,当今社会,交通发达,通讯先进,如果自己体力、毅力和财力确有不足,都可以借助外力。这次采风,如果单凭个人力量,恐怕难以成行,但我们有强大的后盾——新宁县作家协会。协会采风活动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哪里的风景就会更加异彩纷呈。安阳村有如此出彩的风景,假以时日,别说脱贫,致富奔小康也指日可待。
再见,安阳!
再见,飞水寨!
来源:红网新宁站
作者:易开润
编辑:redcloud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wap.langshan.gov.cn/content/2019/07/16/10573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