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我们兴许会遇见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学历并不高,或者压根儿就没接受过系统的高等学历教育,但其事业也可以做得很辉煌,洞察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办事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还使不少的学士、硕士、博士们所折服。一代伟人毛泽东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只有中师学历却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没有留过学却能使众多的留洋者们为他的主张而奋不顾身,没有摸过枪却能把千军万马指挥若定。这些人的表现,咋看起来就是活脱的天才。可有几位这样的成功人士曾经谈及,他们并不是什么天才,如果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特别注重学习、注重思考、注重感悟、少犯错误。他们的答案,不由得让我联想到了“悟”与“误”这对谐音汉字在人生料理中的妙用。
在这个世界上,不犯错误、十全十美的人恐怕是找不出的,只是有些人犯得少,有些人犯得多,有些人甚至屡教屡犯;有些人即便犯也是犯得无伤大雅、无伤筋骨,有些人却犯了原则、犯了根本、犯了关键。之所以存在这种区别,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愿不愿意“悟”、会不会“悟”。
会悟的人肯定少有“误”。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经一事、增一能,都是因为在经历或遭遇之后,有所感受,有所触动,有所反思,有所总结,有所认识,并悟出个豁然开朗,举一而反三,触类而旁通。对安危冷暖、爽适痛痒、甜酸苦辣、大小轻重、粗细硬柔、宽窄深浅、远近长短、厚薄高低、凹凸起伏、方圆曲直、上下左右、横竖前后、虚实强弱、真假对错、美丑优劣、黑白暗亮、素华俭奢、贫富多寡、好坏褒贬、难易快慢、主次缓急、因果源流、纲目干支等描述事物性质的模糊字词不总是懵懂,而是有所感知,有所体会,有所辨认,有所区分,有所拿捏,并得出客观的诠释,作出恰当的选择,知道哪些能碰、哪些不能碰,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哪些该容、哪些该拒,哪些应一以贯之地遵循和坚守、哪些应理直气壮地予以反对和抵制。通过感知和领会,明白人生的路总的是要直行、有时也要转弯,总的是要进取、有时也要退却,总的是要记取、有时也要忘记,将事物的真相与社会的准绳相结合,得出适合的判断,做出恰当的举动,让自己表现得成熟和老道、丰富而稳重。
无悟的人一定常有“误”。无悟的人,是感官的迟钝者、思想的懒惰者、行为的盲从者、命运的听任者。他们缺乏是非观念,也少有志向和目标,过的是“信天游”,活的是稀里糊涂,即便有时也看似正常,也有所遵守,但多半只停留于一种人的本能。他们对自身的经历不反思、不总结,更不吸取教训。遇险了,还想不到安全的重要;跌倒了,还不知道平顺的珍贵;病垮了,还不懂得身体的要紧;郁闷了,还不清楚快乐的寻找;挫折了,还不明白信心的找回;错过了,还不晓得珍惜的学会;潦倒了,还感不到勤劳的必要;丢人了,还不觉察名誉的价值;束缚了,还不醒悟自由的宝贵;迟暮了,还看不到时间的无情。这种人常犯同类的错误,常干同样的蠢事,常遭他人的白眼,常做无用的检讨,能够自身平安就算运气不错,要创造出辉煌的人生只可能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乱悟的人多半有大“误”。乱悟的人,往往是自私的人,或是急于求成的人,抑或是好高骛远的人。他们虽明白“悟”对人之重要,也常对自己的前程和事业苦想冥思,但就是悟不出一个真谛来。他们悟来悟去,却悟不明“学会做事,先学做人;学会做人,先行感恩”的次序,悟不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的规律,悟不明“要做人上人,先吃苦中苦”的缘由,悟不到“小事不做,大事难成” 的法则,悟不清“平凡的人生不一定庸庸碌碌,辉煌的人生不一定轰轰烈烈”的道理。他们常只悟自己不悟他人,只悟享受不悟付出,只悟眼前不悟长远,只悟权利不悟责任,只悟风光不悟成因,只悟进取不悟实际,结果悟出了私我、悟出了虚荣、悟出了急躁、悟出了算计、悟出了欺诈、悟出了贪婪、悟出了妄为。这样的“悟”,是偏颇或偏执的“悟”,是越轨或灾难的“悟”,其结果只会是要么误了学业,要么误了工作,要么误了家庭,要么误了终身,要么误了生命,要么误了一切。
人生应当有所悟,有成的人都会注意悟。只有悟,方可看清,方可明理,方可懂味,方可不误、少误和不出大误。无悟的人生是难以想象的,乱悟的人生同样是可怕的。悟,应该颇有讲究,要存实际的想法,要做正确的计算,要搞恰当的比较,要挑合适的选择,须实事求是,须合情合理,须有根有据,须高尚情怀的养就。唯如此,“悟”方可规避“误”、减少“误”,悟出个人生的福音来。
来源:中国崀山网
作者:肖凌之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langshan.gov.cn/content/2019/01/26/10574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