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连日的暴雨终成灾难。新宁县峎山镇峎山村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灾。灾情就是命令。尹明,县水利局驻峎山村第一书记,张燕飞,峎山镇水管站站长。他们在洪灾面前身先士卒,舍生忘死,始终走在救灾第一线,全力组织抗洪抢险,确保了全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在洪灾面前诠释着"大爱无疆"。
身先士卒,舍生忘死。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和镇水管站长,他们从6月30日下午就开始关注暴雨洪水动向,到7月1日早上,暴雨如注,两人没来得及吃早餐就来到夫夷江边察看水情,中午1点,暴雨持续不断,而且越下越大,后又接到通知说上游的广西要泄洪,他们不时走出看汛情,到下午快6点时,河水越涨越高,"洪水进村了",来不及多想,他们冒着雨水,走进村子沿街呼叫群众转移,同时召集村里的青壮年加入救援队伍。尹书记首先作出指示:先转移年老人,儿童,妇女。说完54岁的尹书记就身先士卒,在没有任何救援工具下,淌着齐腰的水从屋里背群众转移,并鼓励大家不要怕,把他们送到安全地带。一趟又一趟,直到零晨,经过全力抢救,一个也没少。事后有人问他,当时水那么深你不怕吗?你知道你背出多少人吗?他说当时情况紧急,并没有考虑个人安危,心理想的是尽快把群众送出去,救人为主,4、5个吧。其实他背出了8个。据统计,这次共转移600多人。事后,峎山村的村民无不感慨:"在这个黑色的夜晚,他们就是我们村的希望之光。"
以身作则,无暇顾及家人。他们是党员干部,同时也是父母的儿子,孩子的父亲,在这次洪灾中,他们自己的父母也住在夷江边,也遭到了洪灾,但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始终坚守在第一线。特别是张燕飞站长,7月1日晚上11点,亲戚打电话问他,水都涨到快二楼了,你父母转移了吗?他说我正在抗洪救灾不知道家里的情况啊,后来我们才知道张站长的父亲已是癌症晚期,行动不便,当晚是邻居用楼梯从二楼把他父亲转移走的。洪灾过后,当他回到家,那一幕早已让人眼泪盈眶。作为儿子在父亲重病时却不能在床前尽孝,心中满是愧疚。但他心中常响起父亲说的一句话:"善道为先,仁爱为本"。他知道父亲是不会怪自己的。暗暗下定:等忙完了工作,一定好好的陪陪父亲。
抓好重建,共建家园。这次洪灾,给峎山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道路塌方,房屋倒塌,电路损坏,水田被淹,经济作物受损。他们不顾疲倦,冒着酷暑了解灾情,多方协调开展重建,全村齐心协力。进展迅速,在灾后第二天就把道路疏通了,第三天就把电供上了。也及时给受灾群众送去生活必需品,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并安慰鼓励灾民积极投入恢复生产自救。
大灾大难见精神,风雨洪流中,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良好形象,他们在洪灾面前没有跨掉心中任何一座"堤坝"。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鲜红的旗帜。
来源:中国崀山网
作者:通讯员 蒋翠芳 张高俊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langshan.gov.cn/content/2017/07/11/10581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