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唐河生 李 勇)到目前为止,马头桥镇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财政投入334万元,群众自筹378万元,群众筹劳1.2万个,共建项目56个。四金公路、大井村村道、禾田村水坝和金鸣村鹅背冲塘硬化等项目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马头桥镇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马头桥镇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以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作为切入点,规范程序,创新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创新奖补制度,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为有效解决农村公益事业“有项目无资金、有项目少资金”的问题,该镇建立了奖补制度,激励群众筹资筹劳。这样,保证了需建公益事业项目的建设。
创新投入制度,促进公益事业建设。各村在广泛筹集和吸引社会资金的基础上,建立上级财政支持、村集体与农民自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资金分散、无法实现规模建设的问题。同时,有些村积极与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进行沟通与联系,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村公益事业的建设。近年来,该镇石洞村引进台胞蒋剑峰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村级活动场所、公路、水利等设施。炉山村在外企业家王承荣投资20万元,配合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硬化了2.3公里村道。
创新议事制度,突出民主建设作用。该镇按照“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上限控制”的原则,规范议事程序,坚持民主表决,引导农民出资出劳。同时,还打破了以整村为议事单位的常规做法,对行政村整体难以议成的项目,在不影响行政村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可在受益的自然院落或受益群体中议,并采取整村议不成的分组议、整体项目议不成的分段议、资金量大的项目分类议等灵活方法,全面提高了议事效率和成功率。
创新监管制度,实实在在为民办好事。为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该镇实行项目全程监管模式,即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对每个村先进行项目入库,再对每个村项目进行群众投票决定先后。对每个项目安排专人监管,专管人员实行项目负责制,即项目质量管理、验收达标、资金拨付签字。项目开工三个阶段进行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既保证工程质量,又减少了矛盾纠纷。 (唐河生 李 勇)
来源:中国崀山网
作者:唐河生 李 勇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langshan.gov.cn/content/2012/11/22/1061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