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县发展概况
2010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32672万元,同比增长12.7%,为近十年来最高,“十一五”时期全县GDP年均递增10.74%,比“十五”时期快了2.4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8096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1941万元,增长21.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92635万元,增长12.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GDP)7629元。比上年增加1405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9.6:25.8:44.6。(摘自《邵阳市新宁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宁县农业
2010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4亿元,比上年增长4.8%,实现增加值128096万元,增长4.6%。其中:种植业89288万元,增长4%;林业6264万元,增长4.7%;牧业28789万元,增长6%;渔业2514万元,增长6.3%;农林牧渔服务业1242万元,增长5.8%。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总产量305122吨,增长1.16%;油料总产量9815吨,增长12.53%;烤烟2922吨,下降26.47%;脐橙总产量50850吨,增长25%;生猪出栏35.19万头,增长2%;肉类总产量33060吨,增长2%;水产品总产量5610吨,增长6.6%。
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在稳定粮食生产前提下,巩固并提升了脐橙、竹木、药材、烤烟、猪牛为主畜牧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10年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18939万元,增长40.28%。年内完成农机购置补贴350万元,发放粮补资金5050万元,完成病险水库加固2座(东风水库和麻林大坝),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3.27万人。全面完成清江桥中低产田改造,启动黄龙中低产田改造。完成农村通畅工程75.3公里,农村危房改造606座,移民避险安置56人,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2个(盆溪、石田),新建沼气池1361口,发展省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8家,休闲农业企业9家,集体林权发证率达到90%,崀山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得到省市肯定。(摘自《邵阳市新宁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宁县工业
2010年全县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围绕建设国家生态示范县和节能减排要求,进行了调整和改造。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8.76亿元,比上年增加8.12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88482万元,增长21.4%,其中规模工业65722万元,增长24.4%。
规模工业不断壮大。44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7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57亿元,规模工业综合效率指数达到124.6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煤32330吨,增长24.3%;人造板163739立方米,增长4.24%;罐头22434吨,增长67.3%;水泥240521吨,增长54.8%;发电量50605万千瓦小时,增长34.6%。年内新上凯博生物、海盛食品等重大工业项目,山立水电、满师傅食品、家家红等骨干工业企业提质增效,永安工业园建设初入规模,拥有园区规模工业企业10家。(摘自《邵阳市新宁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宁县第三产业
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6642万元,增长19.6%。按地域划分:城镇为95868万元,增长18.3%,农村为10774万元,增长32.8%。从行业划分来看:批发业3547万元,增长20.4%;零售业78579万元,增长16.6%;住宿业1863万元,增长25.4%;餐饮业22653万元,增长30.6%。全县农村市场潜力大,2010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2万台,实现销售额7854万元,争取补贴942万元。
随着申世遗和创国家4A级景区成功、崀山旅游加大营销力度,2010年,崀山门票收入同比增长116%,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10%,均创历史新高。(摘自《邵阳市新宁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中国崀山网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langshan.gov.cn/content/2011/09/30/1061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