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2月,中共湖南省特委成立,把恢复党的组织作为紧迫任务,邵阳被列为全省恢复发展党组织的重点地区之一。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指导下,新宁县党的组织得到了发展。
1938年6月,中共湖南省工委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决定在武冈塘田寺(现属邵阳县)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简称塘院),用以培养抗日人才。9月开学,新宁县进步青年郑圭田、姜景、曾英民等相继入校学习,并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4月,塘院被迫解散后,又在其附近的油塘举办党员积极分子训练班,中共党员郑圭田、曾英民等参加学习。这为当时尚未恢复党组织机构的新宁等地发展党员和重建党组织作了准备工作。
1939年5月,中共湖南省委派李锐来新宁帮助组建中共湖南省属新宁县支部,郑圭田任支部书记。李锐召集郑圭田、陈翔石(衡师党支部书记)召开了一次联系会议,会议要求两个支部通力协作,共同战斗,领导好新宁的抗日救亡运动,同时,两支部要按照党中央指示的“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方针进行工作。会后,郑圭田以在县城楚南中学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活动。不久,省委指示中共湖南省直属新宁县支部改由邵阳中心县委领导。1941年5月,中共湖南省直属新宁县支部改称为中共新宁县支部,隶属中共邵阳中心县委领导。
“皖南事变”后,新宁被白色恐怖所笼罩。受上级指示,郑圭田回到故乡柳山,隐蔽地开展党的地下斗争。他在柳山开办了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学文化,讲授革命道理,宣传马列主义,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并先后发展了郑秀仁等6名共产党员。1942年7月,由于夜校规模越办越大,国民党新宁县党部强行查封了柳山农民夜校。根据这一情况,党支部决定党员暂时分散活动。1944年8月,日寇侵占新宁,中共新宁县支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但仍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带领群众继续与敌人进行地下斗争。
来源:中国崀山网
作者:汪家荣 林春红 倪新娟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langshan.gov.cn/content/2011/05/04/10620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