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科研考察试验活动。
1985年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木兰科种属间有性杂交试验;
1985年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华山松引种试验;
1985~1987年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银杉嫁接与实生苗培植研究;
1990年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高山造林树种栽培试验研究;
1992年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日本扁柏造林应用技术研究;
1994~2000年新宁县林科所罗仲春高级工程师在自然保护区为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采集国际学术交流植物标本2670号45198份;
1995年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赤皮青冈造林应用技术研究;
1997年参与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偕同芬兰、澳大利亚学者考察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
1998年参与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偕同匈牙利、荷兰植物专家对资源冷杉的考察研究;
1999年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南方红豆杉营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00年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金叶含笑的林学特性及造林技术研究;
2001年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西藏山茉莉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2001年参与中国科学院偕同挪威、芬兰、荷兰、美国专家考察自然保护区的地衣、苔藓、真菌项目;
2003年参与美国专家泰勒测量自然保护区水青树的光合速率项目;
2003~2005年参与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专家对五味子科的考察和研究。
来源:宣传教育科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langshan.gov.cn/content/2013/06/25/10608398.html